照胃鏡8小時前需禁食?了解腸胃鏡的檢查過程和準備!
腸胃鏡(包括大腸鏡及胃鏡)是一種內窺鏡檢查,用於診斷及治療消化系統疾病。透過大腸鏡及胃鏡,醫生能直接觀察腸道及胃部內部,及早發現潛在問題,保障患者健康。以下將詳細介紹腸胃鏡檢查、事前準備及過程。
Q1:王醫生,請問腸胃鏡檢查的作用是甚麼?
A:
- 大腸鏡(結腸內視鏡):主要檢查大腸及直腸,幫助發現瘜肉、炎症、潰瘍或早期癌症等問題
- 胃鏡(上腔內視鏡):用於觀察食道、胃部及十二指腸,診斷胃酸倒流、胃潰瘍或胃癌等病症。
透過清晰的影像,醫生可準確評估患者狀況,必要時進行活檢或移除異常組織,達至診斷及治療目的。
Q2:醫生,接受腸胃鏡檢查前我需要哪些準備?
A:
- 大腸鏡:需於檢查前數天開始低渣飲食,避免高纖食物如蔬菜及全穀類,並於檢查前一天服用醫生處方的瀉藥,清空腸道。
- 胃鏡:於檢查前6至8小時禁食,確保胃部清空,避免食物在阻塞影響觀察。假牙、眼鏡及金屬飾物須在檢查前脫下。
患者應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藥物或健康狀況,如懷孕、糖尿病或心臟病,以便調整檢查安排。
Q3:腸胃鏡檢查的過程如何進行?
A:腸胃鏡檢查通常在醫療中心或醫院進行,過程約15至60分鐘,視乎檢查種類及複雜性而定,檢查開始前,患者可能接受輕度鎮靜劑以減輕不適。
- 大腸鏡:大腸鏡檢查旨在檢查大腸及直腸的內部情況,通常過程約需30至60分鐘。醫生將一條細長、柔軟的內窺鏡經肛門緩慢插入大腸。內窺鏡前端配有攝影鏡頭及光源,會將大腸內壁的影像傳送至螢幕,供醫生即時觀察。為改善視野,醫生可能會向腸道注入少量空氣,使腸壁擴張。
- 胃鏡:胃鏡(上消化道內窺鏡)檢查用於觀察食道、胃部及十二指腸,過程約需15至30分鐘。患者通常接受喉部局部麻醉噴霧,減低吞嚥不適,或可選擇輕度鎮靜劑放鬆身體。患者側臥於檢查床上,口中含咬嘴以保護牙齒及內窺鏡。檢查期間,醫生將一條細長的內窺鏡經口腔插入,沿食道緩慢推進至胃部及十二指腸。患者可能感到輕微喉部不適或胃部脹氣。
透過腸胃鏡檢查,患者能及早發現消化系統問題,並獲得適當治療。如有疑問,建議諮詢醫生意見,確保檢查順利安全進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