確診患上幽門螺旋菌?三分鐘了解診斷與治療方法!
幽門螺旋菌的診斷與治療方法已日趨成熟,為患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。本文將詳細介紹幽門螺旋菌的診斷方法、腸胃鏡檢查的具體應用,以及當前的治療方案。
Q1:王醫生,請問幽門螺旋菌的檢測方法有哪些?
A:幽門螺旋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細菌,與胃炎、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有關。其檢測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。
- 侵入性檢查:內窺鏡檢查(腸胃鏡)結合組織活檢,通過快速尿素酶試驗(RUT)、組織學檢查或細菌培養來確認感染。
- 非侵入性檢查:則包括尿素呼氣試驗(UBT)、糞便抗原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。尿素呼氣試驗因其高準確度和無創性,常用於初步篩查及治療後的跟進。糞便抗原檢測適合不願接受內窺鏡檢查、又無法聽從指示進行吹氣檢查的患者(例如長者和嬰兒),而血清抗體檢測則用於初步評估,但有時無法區分現有感染或已痊愈的過去感染。非入侵性檢查的缺點是只能診斷有沒有幽門螺旋菌感染,而無法了解清楚胃部有沒有幽門螺旋菌相關的病變、潰瘍、癌變等等。
Q2:腸胃鏡檢查如何具體診斷幽門螺旋菌感染?
A:腸胃鏡檢查是一種診斷幽門螺旋菌的侵入性方法。醫生會將內窺鏡通過口腔插入胃部,檢查胃黏膜,並從胃竇或胃體取2-3小塊組織樣本。這些樣本可用於以下檢查:快速尿素酶試驗(RUT):將組織放入含尿素的試劑中,若有幽門螺旋菌,細菌會分解尿素,改變試劑酸鹼值,顯示陽性。
- 組織學檢查:用顯微鏡觀察組織樣本,確認是否有幽門螺旋菌。
- 細菌培養:培養細菌以檢測其對抗生素的敏感性,幫助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。細菌培養雖然耗時,但可進行抗生素敏感性測試,有助對反覆性感染、或對一二線治療方案無效的病人制定治療方案。
Q3:幽門螺旋菌感染有哪些治療方法?
A:幽門螺旋菌感染的治療以根除療法為主,通常採用三聯或四聯療法,結合抗生素和抑酸藥物。
- 三聯療法:包括一種質子泵抑制劑(如奧美拉唑)及兩種抗生素(如克拉黴素和阿莫西林),療程一般為14天。
- 四聯療法:在三聯基礎上附加抗生素或鉍黏膜保護劑,適用於抗生素耐藥性較高的情況。
治療期間,患者需嚴格遵醫囑服藥,避免自行停藥,以免增加耐藥風險。治療結束後,通常會在停藥4週後進行尿素呼氣試驗或糞便抗原檢測,確認細菌是否被根除。若一次治療失敗,可考慮調整抗生素組合或延長療程,若果二線抗生素療程都無效,則根據細菌培養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。
